“走心”毕业作品献礼学校
以刀代笔,施箔为白,结合传统非遗刻灰技法与贴箔等国画技法……毕业季,我校言泉楼24平米的巨幅山水壁画作品——幽燕金秋图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艺术学院毕业生赠予母校的特殊毕业礼物,独特的设计、深情的表达,为师生和访客留下深刻的印象。6月22日,校党委书记韩金玉、副校长安玉健代表学校向学院师生代表颁发收藏证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我们连续作战一年,终于在毕业前顺利完成了作品,希望通过这次创作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实现非遗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创新,实现以美育人。”艺术学院孔晓华老师介绍说,壁画以国画大家侯德昌同名作品片段为蓝本,以黑白木刻的刀法,在灰版基础上,运用现代绘画材料,经过复杂的艺术加工工艺流程制作完成。
壁画由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孔晓华、侯伟佳、孙明老师指导,宁河市级非遗传人韩克胜先生技术指导,2021届毕业生王馨悦,石晶,晏钱义,王超群,周彩云,范海敏,秦亿楠共同完成,兼具国画和壁画的双重审美体验,体现了木刻的特殊效果。
“壁画只是非遗融入毕设的一个开端。老师带我们去盆罐村韩克胜老师的工作基地学习探访,才了解到原来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制陶技艺令人惊叹,传统民间手工艺人有卓越超然的技术,我们有正规的美术基础训练,因此有了将非遗款彩技艺和专业知识融合的想法,让非遗走进校园文化当中。”参与制作的王超群同学说。
“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文化,是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这些精心制作的作品营造了科大特质的文化环境。文化育人是大学的根本功能,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份礼物承载着师生的劳动、师生的情怀、师生的智慧,是学校文化育人的成果体现,是有温度、有凝聚力的,其意义和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校党委书记韩金玉表示。
为了表彰为我校文化建设付出心血的老师和同学,座谈会上,韩金玉为其颁发收藏证书和纪念品。艺术学院负责同志、老师和七位优秀学子分享了自己创作艺术品的心路历程,并对学校为他们在创作时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副校长安玉健表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能够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陶冶大学生人文情怀。文化氛围的营造代表学校形象,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有利于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作品展现了师生对学校的情怀,是学校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成果体现。
为提升学校人文艺术气息,艺术学院孙明教授,许烨鸣副教授,侯伟佳副教授,宋丹丹老师,孔晓华老师同时为学校绘制了40余幅山水,花鸟和巨幅国画作品并展示。
以“匠人”之心,建一座有温度的校园。这份亲切、有温度的艺术作品在校园里熠熠生辉,使美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艺术学院师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中筑牢学校文化自信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