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成衣设计实验教学课程大纲
日期: 2017-05-13
| 来源:
| 作者:
| 阅读次数:
服装成衣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成衣设计 课程编码:
总学时: 120 实验学时:36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依据该专业2013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安排,开设一定学时的实验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验将设计构思转变为成品的具体过程,掌握成衣类服装的制作技术、技巧和能力,加深学生对服装图纸到成品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2013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要求及介绍,为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设计类课程的实验环节,特制订本大纲。
二、本实验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内容简介(50字左右)
|
实验学时
|
实验要求
|
实验类型
|
实验类别
|
每组人数
|
1
|
成衣设计制版与裁剪
|
根据前期的设计构思图纸,自选一套成衣进行结构设计,在1::1纸版上打样;合理地选择面辅料及配件,依照样板在面料与辅料(包括里料、衬等)上进行排版,裁剪成衣片,注意衣料的丝道方向。
|
8
|
必修
|
综合
|
专业
|
1
|
2
|
成衣设计的制作完成
|
依照简化高级成衣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进行成衣设计的缝制,合理设计缝制工序,对局部及关键部位的技术进行重点练习,成品完成后进行熨烫定型以及局部配饰等整理工作。
|
28
|
必修
|
综合
|
专业
|
1
|
备注:实验要求:填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填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类别:基础、专业等
三、本实验在该课程的作用
通过此实验环节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服装从设计构思到成品实现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方法、手段、材料以及制作工艺,掌握完成服装成衣的工艺技法与技能,使学生在二维的设计材料与三维立体成品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体验,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以及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实验环节不但在该课程中,而且在学生的整个专业课学习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服装成衣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根据该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我们把课程教学过程分为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程度和具备的技术、能力水平:
1、了解服装面辅料知识,学会依据设计构思选择材料;
2、掌握服装部件及成衣的结构设计与制版的方法
3、掌握服装成衣的加工工艺技术与技巧;
4、掌握服装后整理的工艺方法、技术与技巧;
5、能够独立完成成衣系列设计,并实现其成品。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依次说明各实验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并对实验所需基本仪器设备、基本耗材做出注明。
1、 成衣设计制版与裁剪:根据前期的设计构思图纸,自选一套成衣进行结构设计,在1::1纸版上打样;合理地选择面辅料及配件,依照样板在面料与辅料(包括里料、衬等)上进行排版,裁剪成衣片。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包括:里料样板设计的原则与配裁技术、服装零部件的配裁方法和配裁的原则、面料、里料、衬料等的预处理技术、排料基本理论和排料原则、排料方案及其排料方案的优化、新裁剪技术和不同面料裁剪方案设计及其裁剪注意事项等。
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裁剪台、剪刀、缝纫机、包缝机、熨烫机、熨斗、热压敷衬机等,使用的耗材有:辅料、面料、里料、衬、针、线等,吸风烫台等。熨斗、熨烫机、烫台等
2、 成衣设计的制作完成:依照简化高级成衣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进行成衣设计的缝制,合理设计缝制工序,对局部及关键部位的技术进行重点练习,成品完成后进行熨烫定型以及局部配饰等整理工作。实验的基本理论及技术知识包括:服装工艺基本理论、服装关键部位的缝制加工技术、特殊结构的缝制技术、服装里料、衬料的缝制工艺技术及要求、服装后整理技术等。
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裁剪台、剪刀、缝纫机、熨烫机、熨斗、套结机、锁眼机、钉扣机、熨烫机、烫台等,使用的耗材有:辅料、面料、里料、衬、针、线等
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成品服装制作、部分缝、手工制作等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和效果为主要评价对象,参考课堂表现、出勤以及成品质量等综合信息评定给出成绩。
七、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无
制定人: 张灏
审定: 张灏
批准:
2013年7月
附件:
$doc.srcFile